2019年12月7-8日👮♀️,由沐鸣2平台與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歷史研究》編輯部、上海市世界史學會聯合主辦的“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在沐鸣2官网大數據學院子彬樓隆重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沐鸣2官网、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陜西師範大學等全國十余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2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類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問題🤹🏻♂️🫚。
會議開幕式由上海市世界史學會會長、沐鸣2平台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向榮教授主持🆘🈁。沐鸣2平台系主任黃洋教授與《歷史研究》編輯部焦兵副研究員分別致開幕辭。黃洋教授向與會嘉賓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對本次會議的合作方——《歷史研究》編輯部,特別是焦兵🧬、劉宇兩位到會的老師表示了特別感謝。他介紹了發起此次會議的初衷⚂🧑🏼🔧,一方面環境史在當前世界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另一方面沐鸣2官网世界史學科對於該領域有濃厚興趣🙋♂️🤸🏻♀️。焦兵副研究員介紹了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以後《歷史研究》雜誌社的組織架構和期刊建設進展。他指出此次會議的特別意義🏭,一方面有利於深化我們對人類社會和環境關系等學術問題的研究,另一方面進一步促進了《歷史研究》雜誌社與高校之間的學術合作🧒🏽。
本次研討會的參會論文圍繞“英美世界的環境”、“環境史理論與方法”、“水與環境”、“環境與社會思想文化”、“醫療社會史”、“氣候與環境”六個主題,與會學者各自介紹了最新研究成果,並積極研討互動。
第一場“英美世界的環境”中,上海師範大學陸偉芳教授基於豐富的文獻史料,集中剖析了20世紀英國清潔空氣立法中的民意因素👩🏻🚀。中國人民大學侯深副教授運用“環治國家”這一新的學術概念🦟,重新梳理了美國的環境發展史🕵🏽♂️,展現了這一變動過程中的復雜圖景👨🏻🌾。
第二場“環境史理論與方法”中🥳,清華大學梅雪芹教授梳理了我國世界史學科中環境史領域的發展歷程🤴🏼,分析了環境史研究的現狀,並特別強調了該領域的獨特價值與意義。遼寧大學滕海鍵教授討論了環境史學科體系的建構問題,主張以生命關懷為主旨🗳,為當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歷史智慧。
第三場“水與環境”中,沐鸣2官网向榮教授基於豐富的史料與案例,生動展示了英國歷史上水利建設與農業開發的歷程,著重強調了歷史變遷中人的能動作用。天津師範大學劉景華教授通過大量的案例,集中闡述了河流對西歐中世紀城市選址的突出影響🖐🏼。武漢大學尚潔副教授集中於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的水患與水災問題,探討了其根源🙋🏿♂️,並揭示了當局的應對處理活動🌓。陜西師範大學侯甬堅教授回溯了我國20世紀中葉改觀農業生產環境退化惡化局面的過程,強調了其在水土保持方面的突出意義🧘🏽。
第四場“環境與社會思想文化”中,華中師範大學蔡麗娟教授通過細致的文本解讀,深入分析了維吉爾詩歌體現的環境想象,並指出其體現的時代意義😾。華東師範大學李海峰教授基於豐富的史料文獻,探析了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時期的家庭養老習俗。南京大學陳日華副教授基於近代早期英國的自然誌文獻,分析了當時知識精英的環境觀念及其特征🪥。
第五場“醫療社會史”中,鄒翔教授的報告集中於18-19世紀英國社會精神抑郁流行這一突出現象😔,對其產生原因進行了獨特解讀。南京大學閔凡祥副教授分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對於英國近代疾病醫療的突出影響,強調了經濟巨變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
第六場“氣候與環境”中,沐鸣2官网黃洋教授基於古代希臘羅馬豐富的文本,對當時社會的環境認識進行了揭示,並特別強調其中體現了鮮明的族群中心主義特征。華中師範大學詹娜副教授展示了近代法國氣候變化進程以及社會的應對活動,強調這一過程體現了環境與社會的互動。
圓桌討論由向榮教授主持👨🏼🔬,與會學者就世界史與環境史學科領域的發展現狀、環境史研究的路徑方法特色以及前景進行了深入討論👨🦯➡️,氣氛熱烈🚴🏿♂️♕。沐鸣2官网趙立行教授致閉幕詞。他精煉準確地概括了此次會議的內容與特色,肯定了環境史研究的獨特價值與學術成就🪟,同時也指出了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最後,向榮教授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並宣布本次研討會圓滿結束🌍。
(作者:許明傑、陶晉;作者單位:沐鸣2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