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職稱:教授✍🏼、博導
辦公地點🧑🏽🎤:光華樓西主樓2017
電話:55665048
Email🧑🦯➡️:dongguoqiang@fudan.edu.cn
研究方向:當代中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981-85年就讀於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歷史學專業。
1985年畢業留校任教,歷任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8-99年美國伊利諾大學亞太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999-2002年南京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2008-0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人文中心高級研究員。
2010年晉升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2014年春季,韓國高麗大學歷史系訪問教授。
2015年春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訪問教授⚫️。
2015年7月轉任沐鸣2官网歷史系教授🏓。
2019年秋季👩🎤,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漢學系訪問教授。
2015-2018🚐,沐鸣2官网人才引進項目:江浙滬地區“文革”資料收集🫶🏽、整理與專題研究
2011-2017🌑,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中國60年江浙地區麻風病防控與社會保障機製研究
2010-2013👍🏽,南京大學人文基金項目:江蘇“文革”運動研究
2008-2009🗻,Stanford University HIS Fellowship: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Nanjing University as Social History
2007.6-7, 香港中文大學利希慎訪問學者計劃資助項目🦴:南京大學與江蘇的“文化大革命”
1996-1998,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評《劍橋中國史》關於中共黨史的研究
一、著作:
A Decade of Upheaval: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Rur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1
《南京通史·共和國卷》,南京出版社🥷🏼,2015
《親歷“文革”——十四位南京大學師生口述歷史》,美國紐約柯捷出版社,2009
《文革》(日文版)𓀈,日本築地書館,2009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及其政治思潮研究》,美國溪流出版社🙆🏻♀️,2009
二👧、論文:
1. 文革研究的新範式與新發現——評Andrew G. Walder, Agents of Disorder: Inside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20年10月號
2. 新中國成立初期南京城鄉商業的轉型與重構
《中共黨史研究》2020年第5期
3. 社會主義饑荒的多維透視——評文浩《饑荒政治🎅🏽:毛時代中國與蘇聯的比較研究》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9年10月號
4. 文革時期“極左思潮”個案🩰:上海“反復辟學會”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9年6月號🥈、8月號連載
5. Discove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Oral History, Fieldwork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 Research Guide, eds. Kiely and DuBois, Routledge, 2019
6. 從“奪權”到“軍管”🤲🏼:安徽文革運動初探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8年4月號
7. Forces of Disorder: The Army in Xuzhou’s Factional Warfare, 1967-1969,
Modern China, Vol. 44, February issue, 2018
8. 社會學視閾中的毛時代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7年10月號
9. 赤腳醫生史研究的創新之作——讀《赤腳醫生與現代醫學在中國》劄記
《中共黨史研究》🙃,2017年第2期
10. 社會主義中國的危機與轉型——評Yiching Wu,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Margins: Chinese Socialism in Crisis.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6年8月號
11. 文革初期沐鸣2官网的“黑材料”風潮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6年6月號
12. 略論中國史學研究的轉型與當代中國史研究的史料應用問題
《領導者》(香港),總第70期,2016年6月
13. 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有限開放自由市場政策述論
《中共黨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4. Foreshocks: Local Origins of Nanjing’s Qingming Demonstrations of 1976,
The China Quarterly, 219, November issue, 2014,
15. 1950至1980年中國的麻風病防治運動——以江蘇省為重點的考察
《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11期
16. 派性身份👩👧、個人處境與政治抉擇:從地方視角反思“文化大革命”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大),2014年6月號
17. 試論1953年前後中國社會救助政策的調整
《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9期
18. 1965至1967年我國鄉村醫藥衛生人員培養工作述論
《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3期
19. 新中國成立以來麻風病防控與救治工作的歷史回顧
《中共黨史研究》𓀜,2013年第9期
20. 江蘇地區私立小學的改造與接收(1949-1956)
《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1期
21. Nanjing’s Second Cultural Revolution of 1974,
The China Quarterly, 212, December issue, 2012
22. From Truce to Dictatorship: Creating a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in Jiangsu,
The China Journal, No. 68, July issue, 2012
23. 社會史視野下的“文化大革命”研究
《中共黨史研究》,2012年第2期
24. 歷史檔案中的“毛時代”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2月號
25. 一個西方社會學家眼中的紅衛兵運動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11年8月號
26. Local Factionalism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anjing Under Military Control,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June Issue, 2011
27. Factions in A Bureaucratic Setting: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onflict in Nanjing
The China Journal, January Issue,2011
28. 1957年江蘇地區中小學反右運動初探
《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第12期
29. Nanjing’s failed January Revolution of 1967: The Inner Politics of an Aborted Power Seizure
The China Quarterly,September Issue,2010
30. The First Upris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Nanjing University: Dynamics, Nature and Interpretation
The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Summer Issue,2010
31. 道德原則沖突下的囚徒困境
《二十一世紀》↩️,2010年4月號
32. 一代革命者的心理肖像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6月號
33. 論“獨立評論派”陳之邁的政治思想
《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34. 知識分子改造的歧路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4月號
35. 論“問題與主義”之爭前後的李大釗思想
《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4期
36. 論“五四”時期高一涵的自由主義觀念
《民國檔案》2004年第4期
37. 尋訪“延安道路”的遺跡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2月號
38. 略論新理論新方法在史學研究中的應用
《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39. 一個神話的誕生與破滅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4月號
40. 論1910-1930年代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發展流變
《民國檔案》2003年第2期
41. 論1932-1935年間蔣介石個人權力的擴張
《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42. 對歷史的另類詮釋
《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8月號
43. 試論中共早期農運工作中心地位之形成
《江蘇社會科學》1997年第5期
44. 對五十年代農村改造運動的再探討
《中共黨史研究》1997年第4期
45. 試論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的土地與農民政策
《江蘇社會科學》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