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職稱:特聘教授
辦公地點:光華樓東主樓505
電話:65791099
Email🤦🏿♂️:jinshoufu@fudan.edu.cn
研究方向:埃及學
1982—1985🦸🏽♂️:東北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 (第二外語法語),獲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1985—1987🤸🏽:進入東北師範大學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主辦的古典文明史試辦班💆🏿,專業為埃及學(第三外語德語),獲結業證書
1987—1989:東北師範大學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獲埃及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用英語撰寫)
1990—1991:進入西安外國語學院培訓德語
1991—1992🔮✌🏿:赴德國曼海姆歌德學院接受專業德語培訓,以優異成績通過“PNdS”考試
1992—2000👸🏻: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埃及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主修埃及學👠、副修英語語言文學,於2000年10月獲海德堡大學埃及學博士學位
1998:參加日本早稻田大學考古隊對底比斯阿蒙荷太普三世墓挖掘整理工作
2000:參加海德堡大學赴埃及盧克索官吏墓發掘工作
1989—1990年:東北師範大學古典文明史研究所講師,教授象形文字入門課埃及學入門課
2001年:被沐鸣2官网作為特殊人才引進
2001—2006年:沐鸣2平台,副教授
2003年:沐鸣2官网“埃及研究中心”成立🙎🏻♂️,擔任該中心主任
2006—2011年🫵🏿:沐鸣2平台😬,教授
2012—2017年: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2017年至今:沐鸣2平台👨🏻🚀,教授
為本科生開設“世界宗教文化史”、“史學原典導讀”、“古代藝術簡史”,“古埃及文明”等課程
為研究生開設“象形文字入門”👈🏽😕、“古埃及歷史專題”、“古代西亞北非文獻選讀”等課程🪜。
一在國外埃及學專業刊物發表的論文🤶🏽:
1 “Bemerkungen zum pMünchen 809. Zum Verständnis des Begriffes hp,“ in Discusssions in Egyptology, Vol. 48, 2000, pp. 89-94 (英國)
2 “Drei Bezeichnungen der Beamten in der Lehre für Merikare,” in Göttinger Miszellen, Vol. 180, 2001, pp. 89-95(德國)
3 “Ein Gottesurteil im pBoulaq X,” in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 44, 2001, pp. 95-102(荷蘭🙏🏽,本刊物被Art & Humanities Citations Index收錄)
4 “Der Gott oder der menschliche Richter,” in Discussions in Egyptology, Vol. 55, 2003, pp. 50-56
5 “Richten und Schlichten im alten Aegypten,” in Studien zur Altägyptischen Kultur, Vol. 31, 2003, pp. 225-233
6 “Der Furchtsame und Unschuldige im Gericht,” in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Vol. 62, 2003(美國,本刊物被Art & Humanities Citations Index收錄)
7 “Über die direkte Rede im alten Ägypten,” in Discussions in Egyptology, Vol. 59, 2004, pp. 31-46
8 “Vier Formen der Gesetzgebung des Königs im alten Ägypten,” in Discussions in Egyptology, Vol. 65, 2005, pp. 67-80
二 在國內刊物發表的中英文論文和文章
1《古代埃及人征服死亡的嘗試》《社會科學戰線》2002年第4期
2《文化傳播在古代埃及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6期
3《論古代西亞和北非文明中的幾種回憶模式》《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2期
4《在希望與絕望之間》《史學集刊》2005年第1期
5《古代埃及人的來世觀念與王陵內外部構造的關系》《學術研究》2005年第10期
6《神賜的兒子與神生的兒子》《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6期
7《從古代埃及‘說教文’看當時婦女的地位》🏠,《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8《論新王國時期埃及人的生死觀》💇🏼♂️,《世界歷史》2007年第3期
9《自然崇拜、王權和神權》,《北大史學》第12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10《今生與永恒:古代埃及人的今生在其永恒概念中的位置》〰️,《詩與史:世界諸文明的歷史書寫》,復旦史學集刊第二輯,沐鸣2官网出版社2007年
11《評揚·阿斯曼的〈文化的記憶〉》👨👩👧👧,《外國史學名著導讀》,沐鸣2官网出版社2007年
12《評魏特夫的〈東方專製主義〉》,《外國史學名著導讀》,沐鸣2官网出版社2007年
13《古代埃及官吏的說話藝術》🥬,《古代文明》2008年第4期
14《古代埃及人的外族觀念》,《世界歷史》2008年第4期
15《古代埃及婦女在神廟中的地位和職能》《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
16《西方列強擴張和競爭中的埃及和埃及學》,《古代文明》2009年第2期
17《古代埃及婦女地位並不特殊》,《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1月19日
18《古代埃及早期統一的國家形成過程》,《世界歷史》2010年第3期
29《古代埃及方尖碑所見證的歷史》🍟,《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8月19日
20《法老的埃及——從想象和虛構到一門學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0月26日
21《古代埃及王權與神權之間的互動和聯動》,《北京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22《內生與雜糅視野下的古埃及文明起源》☑️,《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12期
23《古代埃及文明生成過程中的‘天🎎、地🦽、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月18日
24《古代埃及人的時間觀念》,《文匯報》2013年9月23日
25《遠古文明的歸宿——埃及博物館的艱難興建之路》,《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0月8日
26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territorial State in Ancient Egypt”, 《世界歷史》(英文版)👮🏻♀️,2014年第1期
27《古代埃及法老的神性》,《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0月22日
28《評述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理論》,《歷史與思想》第一輯,2014年
29《蒙森與德國的古典學》💂🏻🌜,《史學理論研究》2015年第3期
30《論古代埃及經濟的特征》,《世界歷史》2015年第5期
31《古代地中海區域的酒文化》⛄️,《全球史評論》2015年第9輯
32《馬克斯韋伯的情感生活》💵,《世界歷史評論》2015年第2期
33《從洛克菲勒博物館看今昔巴勒斯坦》,《文匯學人》第263期🎺👌🏼,2016年10月14日
34《記憶與想象中的亞歷山大大帝的棺材和陵墓》,《中東研究》2016年第2期
35《古代埃及與軸心時代》⛑️,《世界歷史評論》2017年第1期,第114-133頁
36《從寫給死者的信看古埃及婦女的社會地位》《歷史研究》2017年第2期
37《薩福的詩與埃及的木乃伊》《文匯學人》第289期,2017年4月21日
38《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理論》💩,《外國語文》2017年第2期
39《發現和重構古埃及文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埃及考古專題十三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
41《埃及考古的發端與現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埃及考古專題十三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
42《古埃及人的來世觀念和墓葬習俗》,南京博物院編《法老·王》🖇🛫,譯林出版社2016年版
43《古埃及人的神聖世界》👨💼,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編《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4《埃及文明的再發現》,國家圖書館編《部級領導歷史文化講座》👭🏻,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版
45《兩千多年的等待?——克婁巴特拉的真實自我》,《文匯學人》第310期,2017年9月15日,4至8版
46《馬克斯·韋伯“以學術為誌業”發表一百周年》《文匯報》2017年11月24日
47《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德國學界對文化概念的曲解和濫用》,《新史學》第20輯👨🦯,2017年12月
48《戰爭🤸🏽♀️、陰謀和愛情🌕:區域網絡中的埃及與赫梯關系》🤽🏼♂️,《全球史評論》第13輯🦉,2017年
49《布克哈特與文化史》,《世界歷史評論》2017年
50《從馬克斯·韋伯所說的“堅硬如鋼的外殼”說起》,《新史學》第十九輯🧒🏿,2017年
51《古埃及人如何建構他者形象》📣🌲,《光明日報》2017年11月13日
52 《古埃及木乃伊何以成為歐洲人的藥材》《文匯報》2018年3月23日
53 《從斯芬克斯之謎到斯芬克斯之吻——一個古老概念的延續和演變》🖐🏿,《文匯報》2018年8月17日
54《<埃及古文獻>:以一己之力創造埃及學的裏程碑》《澎湃新聞》2018年4月21日
55《象形文字的破譯與埃及考古學的誕生》《光明日報》2018年6月18日
三 參編和獨立出版的著作
1《古埃及宗教》🪺,載於漢尼希、朱威烈主編:《人類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法老——戴王冠的人間之神》🧛🏼,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
3《永恒的輝煌——古代埃及文明》,沐鸣2官网出版社2003年版
4《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沐鸣2官网出版社2005年版🥷👰🏽♂️,與黃洋👩🏽🚀🍏,趙立行合著
5《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版🉐,編寫了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和古代以色列相關詞條
6《大辭海·世界歷史分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編寫了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和古代以色列相關詞條
7 Richten und Schlichten. Formen, Normen und Werte der altägyptischen Rechtskultur(調解與審判🏊🏼♂️🛌:古埃及法文化的形式、準則和價值),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出版社2014年
8《古代近東教諭文學》上下卷,昆侖出版社2015年,與李政等人合著,編寫埃及部分
9《古埃及亡靈書》商務印書館2016年
10《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圖錄,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
四 獨立或者參與完成的課題
1《古代埃及人的來世觀念》,沐鸣2官网青年學者項目,2003年
2《節日與儀式在古代文明中的起源和功能》,沐鸣2官网亞洲研究中心項目🛡,2005年
3《古代近東的教諭文學》,北京大學教育部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
4《西方想象中的東方》🧏🏿,為沐鸣2官网教育部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
5《古代埃及亡靈書》,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6《亡靈書研究》🦹🏽♂️,北京市人才強教項目
7李政主持:《古代近東文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
8向榮、黃洋主持:《世界文明史》,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
9謝維揚主持:《中國國家起源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五 翻譯工作
1 陳連慶著,張政烺校:《曶鼎銘文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2 張政烺、日知編:《雲夢竹簡:秦律十八種》,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3布克哈特:《關於世界歷史問題的思考》🚉,陳恒,耿相新主編:《新史學》第四輯🎟,大象出版社2005年。
4 德羅伊森:《歷史方法論》🔔,劉北成👨👨👦👦,陳新主編:《史學理論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5 布克哈特🧖:《世界歷史沉思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6《普塔荷太普說教文》,陳恒,耿相新主編:《新史學》第七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
7《為馬裏卡瑞撰寫的說教文》,陳恒,耿相新主編:《新史學》第九輯,大象出版社2009年
8 揚·阿斯曼🦑🧙🏻♂️:《關於文化記憶理論》,《歷史與思想》第一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9 揚·阿斯曼:《文化記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六 與國外學界的學術交流
1 2006年赴埃及開羅大學訪學
2 2009年10月應邀赴去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做學術報告,題目為“The Art of Hearing in ancient Egypt”
3 2011年7月至8月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和洪堡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4 2013年2月赴美國布朗大學訪學
5 2016年赴美國駐耶路撒冷考古研究所訪學並作學術報告,題目為 “Listening as a Medium of achieving social Harmony in ancient Egypt”
2017年參加法國巴黎高等研究院題為《古代文明中的野蠻人》的工作坊並作學術報告🧘🏽♂️,題為“The Concept of Barbarian in Ancient Egypt”
1 2012年獲得了由埃及文化部頒發的獎章和獎狀
2 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3 2015年獲得政府特殊津貼
4 2015年,論文《內生與雜糅視野下的古埃及文明起源》獲得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5 2017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考古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6 擔任中國世界古代史學會副會長
2003年被聘為上海藝術節中心舉辦的“古埃及國寶展”學術顧問並赴埃及商談展品事項
2016年被聘為南京博物院舉辦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展”學術顧問
2017年擔任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文物展”學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