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教研室

當前位置: 沐鸣2平台 > 師資隊伍 > 在職教師 > 世界史教研室 > 正文
夏洞奇/副教授

職務/職稱:副教授

辦公地點𓀗:光華樓西主樓2016

電話:55665049

Email👩🏼‍🦱:xdq@fudan.edu.cn

研究方向:奧古斯丁研究、古代晚期(Late Antiquity)、西方基督教史。

個人簡介

浙江余杭人。2000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歷史專業)🙍🏼‍♀️,2006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世界史專業)⛹🏿‍♂️。於2006年任沐鸣2官网歷史系講師,於2009年晉升副教授。於2013年被評為上海年度“社科新人”🤧🧑‍💻。

開設過的課程有:十五世紀以前的世界(文理基礎課程)、基督教文明史(通識核心課程)、西方基督教史☔️、基督教思想經典選讀(本科生選修課)🤵🏼、基督教史研究入門、西方基督教研究、西方古代晚期專題(研究生選修課)。

在古代晚期🕤、西方基督教史、中世紀史等領域指導碩士論文與本科生科研項目🙇🏽‍♀️。

發表著述

專著👨🏻:

《塵世的權威🔔:奧古斯丁的社會政治思想》,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譯作:

《中世紀政治思想史》,沃爾特•厄爾曼原著,譯林出版社2011年。

《新羅馬帝國衰亡史》🚣🏻‍♀️,詹姆斯•奧唐奈原著,夏洞奇、康凱🗄📳、宋可即譯🏒,中信出版社2013年💂‍♂️。

《聖奧古斯丁與基督教的進步觀念🧜‍♀️:〈上帝之城〉的背景》,特奧多爾•蒙森原著,載《西學研究》第二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218-245頁;轉載於彭小瑜🧍🚫、高岱編:《外國史讀本》,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67-192頁。

文章:

《燕園建築亂彈》,載馬伯寅主編:《北大青年》,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69-72頁。

《個體信仰與教會權威——從路德看奧古斯丁》,《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誌》2003年第2/3期,第80-89頁。

《在婚姻與守貞之間🐏:對奧古斯丁婚姻觀的一種解釋》🤹🏼,載彭小瑜🤕、張緒山編:《西學研究》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122-153頁。

《現代西方史家對奧古斯丁政治思想的解讀》☂️,《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74-80頁🔌。

《穿越時代🏬:奧古斯丁百科全書》(評Allan D. Fitzgerald, ed., Augustine through the Ages: An Encyclopedia)🎗,《中國學術》第十九/二十輯⚃🏊🏼,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414-418頁。

《“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奧古斯丁思想中的兩分傾向》📟,《現代哲學》2005年第3期💂🏽‍♀️,第125-135頁;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5年第10期👨🏿‍🏫,第25-35頁😏。

《在政治與倫理之間:奧古斯丁的國家概念》,《中國學術》第二十一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29-59頁。

《奧古斯丁與多納特派:宗教強製理論的形成》,《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四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68頁。

《政治與人的自然本性:奧古斯丁論政治權威的起源》,《思想與社會》第六輯《托克維爾:民主的政治科學》✏️,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第281-305頁;修訂版以《政治權威與自然本性: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9卷第14-15章析微》為題,轉載於劉擎編🦒:《權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與正當性觀念》🛴,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240-269頁。

《在“懲惡”與“揚善”之間:奧古斯丁論國家的雙重作用》,《史林》2007年第2期👉,第150-156頁🧢👎🏼。

《奧古斯丁論奴隸製》,《復旦學報》2007年第3期,第61-68頁;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世界史》2007年第8期😐,第3-9頁🖼。

《“兩座城”學說與奧古斯丁的國家觀》,《江海學刊》2007年第5期,第156-160頁。

《“地上之國總是無常”🧔🏽‍♀️:奧古斯丁論“羅馬帝國”》,《歷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32-147頁;轉載於臺北《歷史月刊》2008年第245期6月號,第83-91頁。

《何謂“共和國”——兩種羅馬的回答》🕝,《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第89-95頁。

《奧古斯丁:歷史神學與國家》,載高全喜編:《從古典思想到現代政製🎅🏼:關於哲學、政治與法律的講演》,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85-210頁。

《西方是如何“著魔”的:從“古代晚期”說起》,《知識分子論叢》第八輯《世俗時代與超越精神》,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36頁。

《走出意識形態的基督教簡史》(評遊斌《基督教史綱【插圖本】》),《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0年7月11日B8版👳🏿。

《“東方摩尼教”研究的兩條路向——芮傳明、王小甫摩尼教研究新作贅語》,《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2期🟰,第183-189頁👩🏽‍🦲。

《天主的“沉默”》(評遠藤周作《沉默》),《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5月29日B7-B8版。

《“形而下”的奧古斯丁》(評王濤《主教的書信空間😂:奧古斯丁的交往範式在〈書信〉中的體現》),《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6月7日第18版。

《中世紀的“味道”》(評阿部謹也《中世紀星空下》),《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9月4日B9-B10版。

《“從火裏得救”——〈上帝之城〉第二十一卷第26章與〈懺悔錄〉》,《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36期(2012年1月),第97-122頁。

《中世紀史的寫法•從三種新譯著說起》,《文匯報》2012年3月12日C版。

《中世紀史的寫法•11世紀的“格列高利改革”》,《文匯報》2012年3月19日C版。

《中世紀史的寫法•教皇政府與宗教裁判》,《文匯報》2012年4月9日C版。

《中世紀史的寫法•十字軍的千秋功罪》🍻,《文匯報》2012年4月23日C版🤾🏿‍♂️。

《大學的基本屬性在於教學》,《復旦》(校報)新編第919期6版,2012年6月6日⛹️‍♀️。

《喬治城大學的記憶》🪖,《復旦青年》第258期2版,2012年10月29日。

《奧古斯丁〈懺悔錄〉1.1.1釋義》👺,《雲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第10-20頁🕖🍛;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宗教》2013年第2期👨🏻‍🦳,第100-109頁。

《奧古斯丁的政治思想》,載吳玉軍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2月👢,第78-99頁。

《奧古斯丁的多重面相》,《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3月8日B02版👨‍🦯‍➡️。

《“科技大學”的迷思》🧑🏿‍⚕️,《羊城晚報》2013年4月10日A24版。

《文學方法與〈懺悔錄〉1.1.1》,載蘇智良、陳恒編👨‍🦳:《歐洲歷史與世界文明講演錄》,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186-201頁🏋🏼。

《製度史的意義:以奧古斯丁〈懺悔錄〉為例》🙇🏿‍♂️,載北京大學沐鸣2平台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編📪:《多元視角下的封建主義》,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594-620頁。

《奧羅修重放光芒?》,《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第125-134頁🏊🏻。

《世界古代文明研究在上海:進展與可能》👴,載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上海學術報告(2012-2013)》,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10-515頁。

《“開始絕望”🌔?——〈懺悔錄〉卷五再分析》,《雲南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第35-48頁🕖。

《描繪燕園》🛟,《文匯報》2016年4月29日第8-11版👝。

《如何描繪“中世紀”👨🏻‍✈️?----從上海市中學歷史教材說起》,《歷史教學問題》2016年第4期,第122-124頁。

《痔瘡與緋聞催生了<懺悔錄>?》(評Robin Lane Fox, Augustine: Conversions to Confess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5),《文匯報》2016年10月28日第12-14版。

《“普通市民”抑或“上等人”:奧古斯丁家庭背景重估》,《歷史研究》2016年第5期,第144-164頁👩🏿‍🏫。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平台欢迎您。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